近日,由接力出版社主办的“张扬儿童文学幽默精神,让孩子智慧成长——‘大卫·少年幽默小说系列’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张扬儿童文学幽默精神,让孩子智慧成长——‘大卫·少年幽默小说系列’研讨会”现场
大卫·威廉姆斯是英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从2008年出版第一部儿童小说《穿裙子的小男子汉》开始,他已经出版了37部作品,被译为55种文字,全球销量超过5000万册,获得英国国家图书奖最佳童书奖、英国人民图书奖最佳儿童读物奖等,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舞台剧。英国《观察家报》评价说:“大卫·威廉姆斯在高度喜剧性和情感传递之间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穿裙子的小男子汉》
接力社从2013年起引进出版大卫·威廉姆斯的作品,10年时间,“大卫·少年幽默小说系列”已出版24种,累计发行了175万册。
接力社认为,大卫·威廉姆斯有着先进、开放的儿童观。他以一种极为放松的姿态与孩子进行平等对话,用作品告诉孩子真实的生活或者说生活的真实,题材涉及很多现实问题——贫富差别、性别意识、两代人的隔阂、父母的离异、命运的多舛、人性的善恶等。作品中有温暖也有寒冷,有光明也有黑暗,让读者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要写出轻松幽默的儿童文学作品,必须要有先进、开放的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
接力出版社总经理、资深总编辑白冰谈道,大卫擅长用极为夸张的手法描写现实生活,追求高于现实生活的艺术真实,增加了作品的幽默感,同时也消解了主题的严肃性。他塑造的大都是富有喜剧色彩的双面的或者说复合性格的人物形象。作品从儿童的视角,用诙谐幽默的生活故事,展现复杂多面的人性。
接力出版社总经理、资深总编辑白冰
“在当下社会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焦虑、对孩子过度溺爱和保护的背景下,孩子们活得比较沉重,很多孩子不懂幽默、不会幽默。但是,生活需要幽默,孩子们需要幽默,接力社认为,我们应该为少年儿童提供更多的幽默儿童文学作品。”白冰谈道。
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高洪波介绍,在我国,“幽默”最早出自屈原的《九章》,后来被大众作为特殊的心情表达方式。
“我喜欢的幽默作家有马克· 吐温、左琴科,《吹牛大王历险记》是我很喜欢的幽默儿童文学作品。狄更斯创作的《大卫·科波菲尔》也很幽默,后来老舍创作《正红旗下》,小说开头直接致敬了狄更斯,非常有趣。在阅读‘大卫·少年幽默小说系列’时,我想起了中国作家的作品,比如严文井创作的《‘歪脑袋’木头桩》、任溶溶创作的《没头脑和不高兴》以及张天翼创作的《大林和小林》,这些作品也很幽默。”高洪波谈道。
《大盗奶奶的完美冒险》
高洪波说,在自己的个人理解中,“幽默”其实就是八个字——“智慧体操”和“头脑风暴”。在某种程度上,英国是幽默文化的大本营,这使得大卫从小就受到幽默文化的熏陶。大卫又是一个喜剧演员,因此他的作品想象力超拔,情节出人意料,结局又在意料之中。“大卫·少年幽默小说系列”的想象力,可以让我们中国的作家对幽默有更深刻的理解。
儿童文学评论家、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崔昕平认为,大卫的作品并非简单地迎合儿童,多部作品显现出指向现实的问题意识、规训引导的成人立场,是一种传统儿童文学经典价值观与狂欢化叙事基调的奇妙并存。虽然“大卫·少年幽默小说系列”中遍布调侃的、欢乐的、戏谑的喜剧因素,但这个系列立得住的内核,源于悲悯。作家对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沉淀于文字深处的皆是悲悯。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孙海燕也认为,大卫的作品让读者重回天真。
“大卫·少年幽默小说系列”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阅读快感,这是一种重回天真的阅读,既能让读者在作品的幻想世界中开怀大笑,也能让读者跟随小说引人入胜的情节、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夸张大胆的插图进入故事中,重返天真年代。“大卫的小说通常以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他邀请我们重新回到童年,体验做孩子的感觉,但同时完成某种超越。人物视角和叙事者视角互相交错,允许读者做出不同的选择,认可孩子的天真,或者质疑这种天真的合理性。大卫始终选择站在孩子这边,悬置道德判断,书写对永恒童年的渴望。”孙海燕谈道。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陈赛谈道:“在‘大卫·少年幽默小说系列’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穿裙子的小男子汉》,如果主人公丹尼斯是一个现实中的人,他未来的人生大概会是什么样?如果我有机会采访大卫,我想问他,如果故事中描述的事情发生在英国的现实社会里,丹尼斯的境遇会是什么样?这涉及两个重要问题:一个童书作家要向孩子揭示多少真相?这个世界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孩子们之所以喜欢这套书,我觉得是因为大卫站在孩子们这一边。成年人看这样的书,应该反思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孩子读书,教他们如何取得好成绩,而很少教他们怎么做人。把大卫的作品当成镜子反观自身,可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陈赛认为,就像这套书的插画家托尼·罗斯说的:“我的作品里有悲伤、有愤怒、有眼泪,这些孩子会被逼迫着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童年是这样,甚至整个人生也是这样,归根结底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想做而社会不愿意接纳的事情,但是最后我总是会为孩子们安排一个美好的结局,因为我们想要帮助他们而不是伤害他们。”
科教博主、科教产业投资人袁希谈道,自己喜欢“大卫·少年幽默小说系列”中的《钱堆里的男孩》,这本书不仅风趣幽默,更是充满了人生智慧。《钱堆里的男孩》通过夸张手法,展示了一个富裕家庭的荒诞生活,这个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又超越了生活,艺术地揭露了某些真实的生活状态。书中触及人如何寻找自我、物质与精神的冲突、对特权阶级的讽刺等议题,引导我们思考:真正的尊重与幸福并非来自外在的地位或财富,而是来自内在的品质和真诚的人际关系。
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在最后总结中谈道,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说,在儿童文学中呼吁幽默都是有必要的。
“大卫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人,是编故事的高手。但是与其他编故事的高手不同,他从头到尾都在编处在幽默情景中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着荒诞、富有幻想、极度夸张的特点,讲述着这个世界上不能发生,也永远不能发生的事情。但是这些故事又那么符合逻辑,明明是虚构的,却始终让我们拥有高度的真实感知。我们接受了这样一种逻辑,根本不可能去质问故事情节是否合理。”曹文轩说。
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
曹文轩认为,大卫使用了全部的创造幽默的手段,不管是书写缺乏弹性的固执之人,还是书写一个人的前后反差,但手段只有在服务于深刻的精神内容时才有意义。大卫所持有的是开放的儿童观,这些幽默小说展现出他对于儿童群体深刻的见解。“此外,大卫的作品让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幽默不一定属于喜剧范畴,高级幽默是属于悲剧范畴的,破涕为笑、含泪而笑也许才是高级的幽默。大卫在高度喜剧性与悲剧性的情感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能够让孩子们在以眼泪收场的情景中,完成一次次情感的洗礼。”曹文轩谈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