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顾客在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一家生活超市选购蔬菜。 新华社 发(吴三东 摄)
最近,多地媒体都关注到一个现象:今年7月开始,受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蔬菜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有些甚至达到五年同期的最高点。比如合肥蜀山区的叶类菜,从均价两三块一斤涨到现在五块多一斤,有的菜价格涨到“过年价”。
蔬菜价格的弹性波动,本来也算是正常现象,但今年夏天涨得确实有些超过普通人心理预期。原因倒也不难理解,全国多个地区或者持续降水或者持续高温,蔬菜产量减少,道路交通受阻。种种因素叠加,难免导致局部地区供不应求。
蔬菜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菜价飞涨对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会造成很现实的负担。所以,各地也不能坐等市场慢慢调整,逐步自发恢复到供需均衡的状态,而是有必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看看供需失衡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可能采取一些措施,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尽快助力调节从而实现市场的均衡。
影响蔬菜价格的因素很多,不同地区可能会存在细微的差别。比如有些城市离蔬菜产地较近,那就可能是生产环节出了问题,要为恢复生产创造条件;有些城市蔬菜主要靠外地运输,那就要想想怎么减少运输环节的阻碍,通过减免过路费、进场费等方式,激励更多的商贩“进货”。当然更多的地方,可能要在生产、运输,甚至菜市场终端等多个环节,都拿出及时的应对方法。
比如有的菜市场发现山东黄瓜产量锐减,就赶紧调运贵州、云南的黄瓜补货,并且为近期运输云南叶菜的进场车辆,减免50%的手续费。总之,应该在多个环节发力,尽可能拓宽蔬菜来源,减少运输和摊位成本,让市民的菜篮子能多一点选择。
如一些农业专家所指出的,我国现在蔬菜的整体供应是有保障的,只是因为天气等因素影响,部分区域在特定时间出现菜价的异常变动。在这种情况之下,急需外地蔬菜进场“救急”的地区,就要重点考虑降低经营商户以及运输司机的交易成本,更及时把市场信号传递出去,让外地的蔬菜能够加速流通。
以我们国家当前农业的发展态势和交通物流水平来看,蔬菜涨到“过年价”显然只会是短期的突发状况,无论哪个城市区域,都不可能长期处于短缺状态。所以消费者倒是不用过于紧张,菜价的恢复只是时间问题。但对于各地的相关部门而言,当务之急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菜价恢复到正常水平。希望各地都能助力市场尽快完成调解,让大家吃上品质安心、价格亲民的蔬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