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脉络和象征。这条上海的母亲河,是如何从一条小小的“黄浦塘”发展成“大黄浦”的?地图上最早出现“黄浦”是什么时候?水深不足的黄浦江如何变身国际大港主航道?在机器尚不发达的时代,黄浦江的整治工程经历了怎样的艰辛与不易?
2024年上海书展期间,上海首部以母亲河黄浦江为主题的古今地图集和影像集与读者见面了。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联合编制,由中华地图学社出版的《黄浦江古今地图集》和《黄浦江古今影像集》,收录了大量首次发掘的珍贵地图及首次披露的独家影像,为我们了解黄浦江及其沿岸的历史变迁与风貌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黄浦江古今影像集》,主编:牟振宇,副主编:武世刚 陆敏锋 冯元祥 陈汉鸿,中华地图学社,2024年
《黄浦江古今地图集》,主编:牟振宇,副主编:武世刚 陆敏锋 冯元祥 陈汉鸿,中华地图学社,2024年
《黄浦江古今地图集》:152幅地图讲述前世今生
据该书主编、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牟振宇介绍,《黄浦江古今地图集》收录了152幅海内外现存1504年-2020年间以黄浦江为图名或主题以及相关的各种版本地图,主要包括地方志地图、英版海图、黄浦江上海港地图、黄浦江航道地图、黄浦江疏浚工程专题地图、上海遥感影像地图等多种,全方位反映上海港口和黄浦江主航道的历史演变,并展现了上海如何从一个地区性的港口发展为闻名遐迩的国际东方大港。其中有不少是学界首次发掘的珍贵地图,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明弘治《上海志》卷首《上海县地理图》(图上写有“黄浦”二字)
地图上出现“黄浦”,最早见于以上这幅明弘治《上海志》(1504年刊)卷首《上海县地理图》,之后明清两代今上海县境内的府州县志书所附地图中均绘制了黄浦江,足见其地位之重要。据弘治《上海志》记载:“黄浦,在县东,大海之喉吭也。”
而“黄浦”最早见于《宋会要辑稿》,称“黄浦塘”,为一条南北向小河。南宋时向东扩展吞并上海浦,向北汇入吴淞江,成为吴淞江的南岸大浦。元代进一步壮大,称“大黄浦”。黄浦江发展的第一个转折点为明永乐元年(1403年),经夏原吉疏浚,黄浦江改道走范家浜,直达入今长江口,形成今黄浦江河道。
江南海塘图(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局部)
上图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江南海塘图》(1750-1753),纸本彩绘,采用平立面形象画法绘制,主要描绘江苏太仓至浙江独山一带沿岸图,它反映了清代的黄浦江是什么样的。
图上描述了黄浦江自吴淞口至上海县城河段。其中左岸为防海石塘,旁有注文:“乾隆十三年动帑加筑民挑土圩自虬江赴至胡巷口南岸止长三千二百九十余丈”,此即黄浦江左岸土塘,自吴淞镇至虬江口一带,大致在今军工路。可见清代的黄浦江远远宽于现在的黄浦江。江中还绘有一“江心沙”,又称“老鼠沙”“高桥沙”,此沙后来日渐涨大,成为黄浦江航道的一大阻障,文献又称“吴淞内沙”。
黄浦江英版海图。左:英国海道测量局测绘的黄浦江图(1842年);右:1858年黄浦江地图(编号为1601)
从1840年至1912年间,英国海军部海道测量局肆无忌惮地非法测量并编绘中国沿海及港口地图,侵略中国主权。黄浦江作为上海进出港的主航道,受到英国海道测量局格外重视,他们定期测量编绘,形成了一套系统的黄浦江实测地图。这些海图客观上为当时的进出上海港的船只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成为研究上海港以及黄浦江航道变迁第一手资料。这些地图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价值。
1842 年,英国海道测量局成员开莱特(Henry Kellett)、哥林森(Richard Collinson)测绘的《吴淞江图》,由英国海军部1844年6月11日在伦敦出版。这是目前所见由英国海道测量局绘制的最早的黄浦江实测地图。之后1858年英国人约翰·沃德(John Ward)测绘的黄浦江地图(编号为1601),成为英版海图——黄浦江系列地图的母版。以后一直到1905年上海浚浦局成立之前,大部分黄浦江实测地图由英国海道测量局绘制。《黄浦江古今地图集》系统收集了黄浦江英版海图十余幅,可以看出十九世纪后期的黄浦江航道变迁。
上海浚浦局绘制黄浦江系列地图:1906年黄浦江图
1905年上海浚浦局成立之后,对黄浦江实施了历时三十余年的综合整治,至1937年,黄浦江的水深涨潮时已达10米,可使万吨轮进港,达到了国际大港主航道的标准。而在整治之前,黄浦江下游的部分航段水深还不足3米。1906年,荷兰人受聘为上海浚浦局首任总工程师,制定了黄浦江的全面整治计划,为黄浦江变身国际大港主航道做出了贡献。
上海浚浦局出于施工或管理的需要,绘制了大量的黄浦江地图。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藏的黄浦江地图,是由奈格签发的地图,价值极高。这幅图反映了奈格的黄浦江整治计划:(1)设置浚浦线(图上红线)。确定新河道的宽度,沿江修筑堤岸,通过潮水冲刷河床,以增加水深。(2)在高桥沙的南端修筑大坝,堵塞“轮船老航道”,并开挖“帆船新航道”。(3)修筑吴淞导堤。沿吴淞口外围作为导堤,将潮水引入河道。
1911年10月上海浚浦局编绘,载海德生《黄浦江继续整治计划(1911年10月)》第2版,1912年刊
1912年,海德生继任上海浚浦局总工程师,主张在奈格整治工程计划的基础上,继续挖深黄浦河道,并主持制订1912-1921年和1922-1931年两个十年计划。《黄浦江继续整治计划(1911年10月)》的工程图,系海德生第一个十年计划的工程规划图。由图可见,黄浦江疏浚工程的重点为北港嘴河段、高桥沙新航道、周家嘴附近、奈格嘴、陆家嘴滩地、南市滩地等江段。
1922年上海浚浦局测绘的《黄浦江全图》,主要反映黄浦江水系、太湖流域的、水文环境状况。
海德生总工程师在任期间还建立了黄浦江乃至整个太湖流域的水文监测系统。民国二年(1913年),浚浦局下设水文勘测机构,并购买精密仪器,配置测量船,建立测量队。陆续沿黄浦江设立吴淞口、黄浦公园、松江等五个潮位站。之后又在长江口的江阴、南汇嘴灯塔附近、苏州河强家角桥等设置自动验潮站,还根据需要设置一些临时性验潮站。由此建立黄浦江及附近河道的潮位数据。上海浚浦局绘制、海德生签发的《黄浦江全图》即为表现太湖流域水文的一幅专题地图。
黄浦江疏浚工程吴淞内沙航道的疏浚工程图
该地图集还系统收集了几十幅的1906-1937年大比例尺黄浦江疏浚工程地图。这些地图均由上海浚浦局绘制,精度较高,是了解黄浦江河道疏浚的宝贵史料。这些地图包括高桥沙并岸工程图、吴淞导堤工程图、高桥新航道疏浚图、复兴岛吹填工程图、陆家嘴航道疏浚图、南市嘴疏浚图、杨树浦滨岸疏浚图等专题地图,详细描绘了各项疏浚工程的实施过程。这些珍贵的历史地图成为了解该时期上海浚浦局黄浦江整治工程的重要史料。
上图为奈格主持的黄浦江疏浚工程吴淞内沙航道的疏浚工程图。按照奈格的方案,采取堵塞高桥沙右岸航道,挖深疏浚高桥沙左岸航道的方式。
《复兴岛图》(1927年)
复兴岛自1913年开始筑堤围填,至1927年基本竣工。上海浚浦局花40万两白银向中国政府购买此岛。本图为交易部照的附图。图上标出复兴岛的范围即周家嘴滩地,北段面积97亩,中段面积1137亩,南段面积331亩,共计1565亩。
《陆家嘴滩地疏浚工程图》(1914年,海德生签发)
上图展示了1914年上海浚浦局实施的陆家嘴滩地疏浚工程状况,其中红色区域表示1914年9月疏浚工程,绿色区域表示8月疏浚工程,可见疏浚工程先从江中心段的浅滩开始,自北向南逐步疏浚。
《黄浦江古今影像集》:400幅影像资料打捞历史瞬间
牟振宇表示,《黄浦江古今影像集》选取了约400幅古今中外的影像资料,涉及黄浦江疏浚、上海港开发、码头建设及两岸土地利用、工厂、货栈、商行乃至航运、船舶和航道疏浚等影像记录。其中亦有不少照片为首次公开,弥足珍贵。
凤楼远眺(画工曹史亭临摹,反映了清道光年间十六铺“一城烟火,半江舳舻”的繁盛景象)
19世纪50年代外滩油画
20世纪20年代初的外滩
凭借着通江达海的交通优势,黄浦江孕育了上海港,成为中国最大、世界著名的国际大港。黄浦江滨岸还发展为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和民族企业的聚集地。至1930年,黄浦江两岸聚集了包括棉纺织、缫丝、面粉、印染、机器制造、食品加工等百余家工厂、企业,众多名牌产品驰名海内外。
1927年工厂林立的陆家嘴地区
1931年浦东滨岸工厂林立,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大英烟草公司
位于杨树浦路670号怡和纱厂厂房(1917年)
1908-1910年正在建设的蓝烟囱码头——即民生路码头的前身
1928年5月,上海浚浦局完成复兴岛的吹填工程,当时称周家嘴岛,1947年为纪念抗战胜利改今名。复兴岛建成后,成为上海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拓展了上海港的空间范围。
黄浦江疏浚工程是近代上海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黄浦江疏浚工程对于上海港国际地位的确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黄浦江古今影像集》系统收集了1905-1937年黄浦江整治期间的施工照片、挖泥船等宝贵的历史影像资料,清晰地展示了100多年前机器尚不发达的时期黄浦江整治工程的艰辛与不易。另外还收集了各类疏浚设备:挖泥船、吹泥船、拖轮、测量船等的影像。这些历史照片,大部分为首次公开。
施工工人等待潮起、沉放柴排
施工工人合影:黄浦江疏浚也是羊角车“推”出来的。
施工工人正在制作柴排
在北港嘴施工的“上海号”挖泥船
1923年上海求新造船厂建造的100方链斗挖泥船“海鲤号”在外白渡桥一侧施工作业
1938年复兴号挖泥船
牟振宇表示,黄浦江作为上海的母亲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并继续推动着上海城市发展的年轮奋勇向前、永不停息。编辑出版《黄浦江古今地图集》和《黄浦江古今影像集》,对于充分展现黄浦江及其沿岸历史变迁与风貌,厚植“一江一河”历史文化底蕴,深化上海航运历史研究,增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